
2025版“中国百强城市”榜单一出,最惹眼的不是“北上深广”继续霸榜,而是“扩容”后的一、二线阵营——全国一线城市一口气增加到24座,厦门以第19名的成绩稳站“一线守门员”位置,东莞排名第20名,足见含金量之高。
厦门靠什么挤进一线?榜单把经济总量、人均指标、科创投入、文旅品牌和宜居程度五大维度全部量化,厦门在人均GDP、空气质量、入境游客数三项拿了全国前十,短板被“长板”拉高,综合得分首次突破85分,硬生生杀进前20。紧追其后的东莞虽然工业更强,但教育、医疗得分拖了后腿,只能屈居“一线候补”。
同样令人振奋的是“西部双星”兰州(49)、乌鲁木齐(50)携手升入二线。两座首府过去常被贴上“偏远、欠发达”的标签,但2024年兰新高铁二线、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扩容,直接把外贸增速拉到30%以上;再加上兰州新区、乌鲁木齐甘泉堡经开区两大千亿级平台发力,GDP含金量显著提升。榜单首次把“国际通道能级”纳入指标,西北枢纽优势被放大,兰州、乌鲁木齐顺势上位。
展开剩余35%一线“大扩容”背后,是评价体系在“换挡”:不再唯GDP论英雄,而是看谁能把经济总量更快转化为居民获得感。厦门用高颜值生态和高效数字经济做了示范;兰州、乌鲁木齐则用枢纽经济证明,内陆城市也能靠开放突围。下一程,谁把短板补齐,谁就能把“一线”坐得更稳。
发布于:福建省上一篇:Steam无法安装游戏?三招解决下载难题_问题_安装盘_文件
下一篇:没有了